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

      牛申和司凡是飞行大队中年龄最小的一批飞行员,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长春的火车站。

      那年,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为飞行学员后,牛申从江苏乘坐火车去学校报到。下车之后,牛申去往学校的接站点。在路上,他发现有个少年一路相随。他忍不住和对方打了招呼,惊喜地发现这个名叫司凡的少年竟是他的同乡兼同学。乘坐同一班列车,抵达同一个目的地。从那以后,他们在飞行之路上相伴而行,已经有 9 年时光。毫不夸张地说,牛申一年里有七八成的时间都是和司凡一起度过的。平时休息时间,他会和司凡一起打篮球、羽毛球,培养出了超强的默契。他们还会玩一种模拟飞行游戏,联网之后组队参加对抗。

      下部队之前的那个暑假,牛申到青海湖骑行。对于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水草地,牛申总怀有一种向往。沿着平静而清澈的湖水向前骑,风吹过面颊,听着身上衣料响起的呼呼声,是那么畅快淋漓。几个藏族牧民正在草地上放牛。中途下起了雨,不大不小的雨点密密地落在他们肩上,牧民们仍慢慢向前走着,淡定而悠然。那以后,牛申喜欢上了骑行,“有机会的话,我下一次想去挑战一下骑行青藏线。”在通向新领域的路上,“有机会的话,我下一次沿途风景各异。对于“路”的理解,牛申有自己的独特看法。战斗机飞行员在空中驾机翱翔之时,常常能看到民航飞机从战机上方掠过。在不同高度,客机和军机会经过一个“交会”的瞬间,然后又在各自的航路上继续前行。“客机上的飞行员和乘客们,会不会也看到我开着战斗机从他们下方飞过?”牛申曾痴痴地这样想。

      当年清华“航 15 班”的同学,有些人像自己和司凡、鲍一鸣一样成为空军飞行员,还有些人转入地勤工作,守护战鹰远航。在清华校园中,牛申也曾和许许多多地方同学一起上课。如今,他们可能已经走出清华校园,成为律师或工程师,或许就坐在刚刚掠过自己上方的那架客机的座舱中。一次次奇妙的“交会”,让牛申忍不住感叹,人生的轨迹与飞机的航线何其相似。

      2020 年 4 月的最后一个周日,清华学子共同表达了对母校 109 周年校庆的祝福。他们相遇在最美好的青葱时光里,又各自走向不同的岗位,担起各自的

使命。每个人选择的道路虽不相同,但无数如牛申一般的青年都选择了迎接挑战,担当起新时代国家脊梁的重任。这是属于每个人的青春荣耀时刻。“不是

在飞行,就是在准备飞行。”成为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是牛申的选择。从清华校园到作战部队,他延续着学习和钻研的精神,将自强不息的校训融进每一天

的战斗生活。“尽可能充实自己,武装自己,在这个岗位上,希望你能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。”牛申对未来的自己说。